內容來自桃園八德農地貸款hexun新聞

震後茶馬古道 雅安50億涉茶產業危與機

見習記者 肖夏 雅安、重慶報道雅安是全國最大的茶葉產地之一,產量占到四川全省的四分之一,也是藏茶的最大供應基地。雅安亦是川藏“茶馬古道”的起點。離蘆山地震發生已半月有餘,寶興縣海鑫茶業的新廠區依舊空蕩。4月中旬剛剛落成的近5000平米新廠房,在4月20日那天被震得失去模樣:辦公樓的剛剛裝修完成的外墻震落,水泥墻體裸露在外,鋼架結構的廠房地面參差不齊,一人多高的磚墻整排倒向隔壁的田地。地震後的一周多時間裡,胡明旭一邊將廠區和茶場的受損情況匯報給老板張海鑫,一邊等待著房屋鑒定專傢的到來。直到“五一”小長假,一度被困在山外的張海鑫回到雅安寶興縣,帶領著員工回到受損的舊廠房,這傢雅安最大的有機茶生產商才終於恢復生產。“五一”過後,在地方政府的引導下,包括海鑫茶業在內的雅安茶企正努力恢復“茶馬古道發源地”應有的忙碌。5月7日,雅安市農業局特色產業中心主任周開元向本報記者介紹,蒙頂山茶產地名山縣的茶葉生產已經基本恢復,盡管受災嚴重的寶興和蘆山茶企也有部分復工。包括生產邊銷藏茶、蒙頂山茶以及有機茶在內上千傢大小茶企正盡可能地搶收、篩選和加工鮮葉,試圖盡快走出地震減產的影響。經歷過汶川地震的雅安茶業近年來轉型呈現出多樣化的面貌:產業化生產和區域品牌成為政府主推的發展方向、藏茶生產在傳統藏區與漢族市場之間徘徊、部分企業放棄線下開展電子商務。同時也很難忽視的是,傳統國營生產體制、農戶粗放式散種以及茶葉品種繁雜對雅安茶葉發展產業化形成瞭制約。突如其來的蘆山地震給雅安50多億元的涉茶產業帶來考驗,但隨之而來的關註也成為機遇。上千茶企受災張海鑫原計劃5月投產的新廠,寄托著產量翻番的希望以幹茶葉計算,海鑫一年可以采摘50-60噸,新廠建成後計劃把這個數字提高到400噸。但地震的到來打亂瞭所有計劃。寶興縣是雅安最大的有機茶生產區。在靈關鎮附近的山上,海鑫茶業的四個茶園占地超過3200畝,占到全縣的一半。為占地10畝地的新廠區,張海鑫前後投入瞭1200多萬元,如今資金回收岌岌可危。不僅是新廠區,海鑫茶業有兩座茶園也出現垮塌,其中大的一處占地1000畝,小的一處占地260畝,都坐落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間雲霧之中,道路損毀後難以采摘。藏茶生產也遭受重創。由於生態環境和地理區位的優越,上千年來雅安一直是藏茶的重要供應基地。蘆山縣多滎鎮的友誼茶葉有限公司辦公室負責人彭聯琴告訴記者,企業多處廠房和設備遭受巨大損失,2萬多斤茶葉在震後雨水浸泡下作廢,粗略估算損失超過一千萬元。友誼茶葉是雅安六傢承擔國傢藏茶儲備任務的企業之一,除去正常的茶葉生產銷售外,每年還需保證350多萬斤藏茶原料的供給。彭聯琴說,盡管儲備任務量沒有受到影響,但要保證面對藏區茶葉經銷商的銷售卻不樂觀。“夏季往往是藏區茶葉采購的高峰期。”由於地震,采摘茶葉的人手同樣缺乏。在全國第二大茶葉基地名山縣,地震後至少有5萬外地茶農離開,30萬畝茶園無人采摘。今年特殊的幹旱讓企業雪上加霜。海鑫茶業所在的靈關鎮在地震前一個多月沒下雨,春茶產量減半,當地政府為此組織人工降雨,地震前剛剛下雨幾天。名山、蘆山等地的春茶也遭遇不同程度的霜凍或幹旱導致減產。根據雅安市茶葉協會在震後一周內做出的不完全統計,此次蘆山地震給雅安茶葉產業帶來的直接損失至少在1億元以上,上千傢企業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周開元坦承,這次蘆山地震對雅安茶葉的影響比汶川地震大得多。雅安茶業現狀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同樣造成雅安名山、蘆山等地的茶葉采摘和加工中斷,但茶企的廠房、設備並未遭受大的損失,雅安茶葉生產很快得到恢復。截至2012年,雅安全市茶葉產量超過6.99萬噸,茶葉鮮葉收入20.2億元,涉茶產業總產值超過50億元。雅安茶葉的產量占到全省的四分之一,在全國地級市中也位居前列。依托人類最早開始種茶的名山蒙頂山地區,雅安的茶葉品種繁多,包括綠茶、黃茶、紅茶、黑茶在內的多個類別都有種植。藏茶多年來在名山、蘆山保持著穩定的產量,而近年在寶興的有機茶產量則不斷增加。周開元介紹,每年到瞭春茶上市的季節,浦江、成都等地的茶商也會前來雅安收購茶葉,用於加工竹葉青等外地品種。千年以上的“茶馬古道”歷史,也讓雅安對外地茶商充滿瞭吸引力。雅安最大藏茶生產商之一的西藏朗賽茶廠,就是由藏族茶商前來投資建設而成。張海鑫也是其中之一。最開始幾年,海鑫的茶葉隻能按照普通茶葉賣,附加值不高。前期投入也讓剛開始做茶葉生產的張海鑫吃不消。“以最大的1000多畝茶園為例,最開始是一片荒山,光是開荒的前期投入就要幾十萬。”直到2010年,海鑫茶業才實現盈利。海鑫茶業是靈關鎮上惟一一傢通過有機茶認證的企業。在北京,張海鑫的茶葉可以賣到2000-3000元/斤。但雅安茶葉的產業化水平卻不算突出。在靈關鎮新場村,胡明旭指著滿山的茶園介紹,因為近兩年來當地很多農民放棄糧食作物轉種茶葉,全鎮茶園面積已經超過一萬畝,這在山區並不是一個常見的數字。但大多數農民的茶葉以幾十元/斤的價格賣給常年進山收購的茶商。而在名山縣,90%以上的農民種植茶葉,但當地龍頭企業的年銷售收入不過億元出頭。藏茶同樣也面臨著進一步產業化的難題。彭聯琴介紹,友誼茶葉至今仍然堅持按照南路邊茶的傳統工藝生產,這註定瞭茶葉產量有限。盡管有其他生產商選擇以現代設備和傳統手工結合,但藏茶單一的市場和特別的消費群體限定著產量和價格,加上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藏茶產業化發展的動力受到明顯阻礙。“勉強能保本。”彭說。品牌化前路漫漫周開元介紹,雅安茶葉目前是以附加值高的有機茶為發展方向,而“農戶+企業”的合作模式則是政府希望推廣的產業化路徑。即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生產標準,農民種植的茶葉就專門提供給企業。這一做法吸收瞭散種茶葉的農戶,也提高瞭茶農的收入。而對於企業來說,和茶農合作除瞭可以擴大產量,也可加強對農民農藥使用量的控制,將當地茶葉做成區域品牌,從而共同獲利。無論是傳統生產的藏茶、新近推出的有機茶還是主打產區的蒙頂山茶,而雅安茶葉在品牌化道路上的成績更為有限。“雅安茶葉的特點是,同一產區可以同時生產六大茶類,春夏秋冬三季產茶,每個類型和每個季節出產的茶葉都不一樣,這對於企業做品牌推廣反而會帶來困難,因為產品的穩定性和恒定性得不到保證。”雅安名山味獨珍茶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強認為,雅安茶葉的現狀影響著品牌化的推廣。味獨珍是雅安名山八大茶業集團公司之一,年銷售億元以上。2010年,名山縣政府主導下,當地成立瞭八傢茶業集團公司,分別集合瞭原國營茶廠、供銷社和民間的茶葉采購商的力量,希望能盡可能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當地茶葉產業發展模式,減少內耗。此前,名山縣的茶葉企業大多是延續傳統的國營供銷社的模式,從生產、采購到銷售完全一體化。傳統的供銷社模式和茶葉品牌化也格格不入,這一模式在保證藏茶等特殊品類的供應時能夠發揮作用,卻無法跟上茶葉市場的節奏。轉型過後的茶業集團發展也不盡相同。張強介紹,味獨珍基本放棄夏秋兩季茶,也不做藏茶,每年春天大量采購春茶,保證茶葉的品質和風格恒定。在集團成立一年後味獨珍又選擇放棄線下實體店,通過電子商務打開市場。張強介紹,一年時間內,網上茶葉銷售量占到瞭總體茶葉銷量的近30%。由於短時采購量大、電商資金回收速度相對更慢,這樣的模式對於企業的資金鏈也是不小的考驗。但張強認為,發展茶葉電商卻是必然的趨勢,也是雅安茶葉的出路之一。var page_naviga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age_navigation');if(page_navigation){ var nav_links = page_navigation.getElementsByTagName('a'); var nav_length = nav_links.length;//正文頁導航加突發新聞 if(nav_length == 2){ var emergency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emergency.style.position = 'relative';emergency.innerHTML = '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3-05-08/153870476.html

嘉義市卡債如何協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aude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